时间:2023-06-16 02:04:50 | 浏览:6
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这里是玉尘茶道。
自中国茶文化形成以来,我们从唐代恩施玉露、陆羽煎茶道讲到了宋代点茶法、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明代茶水大师闵汶水,今天我们来看看清朝末年诞生的六堡茶,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茶道认识和思考?
梧州六堡茶,是以地名命名的黑茶,产于广西省梧州市六堡镇。六堡茶与我们所熟悉的大部分茶类一样,都是从绿茶演变而来的。甚至我去拜访六堡镇当地的茶寨,很多的农家对六堡茶的加工和理解还停留在绿茶的初级加工阶段。我们知道,黑茶的核心工艺就是渥堆和仓储陈化过程,而没有这个过程的毛茶,本质上算是绿茶。这一点对于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分类同样适用。
六堡茶的形成大概在清代中后期了,清代末年珠三角地区的通商口岸贸易频繁,而茶叶一直是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由于广西地区比邻广东,加上六堡茶质高价廉,很多粤港地区的茶商纷纷来六堡镇收茶。我们在《走向世界的中国茶》里面讲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无疑会造成供不应求,同时茶商为了追求利润,还一边克扣农家茶的重量。
面对茶商的百般挑剔和生产压力,茶农为了赶足产量只能在茶叶上做文章。他们先在茶叶上泼水,让干燥的茶叶吸足水分,增加茶叶交易的重量,然后在湿茶的表面铺上一层干茶作为掩饰。茶商收购了潮湿的茶叶,用箩筐装着运出梧州,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使得经过压制、篓装的茶叶在长途运输中完成了不同程度的渥堆、发酵的过程。有点类似于早期四川乌茶的形成,发酵后的六堡茶苦涩味降低,茶汤变得醇厚香甜,反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可以说是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六堡茶从绿茶向黑茶转变的过程。尤其是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受欧美饮食文化影响较大,对氧化后的六堡茶接受程度更大,于是催生了更多的茶农刻意生产发酵后的六堡茶。汤红、味厚、褐底的六堡箩筐散茶曾经风靡一时,过去在香港的茶楼被称之为“发水茶”。“发水茶”的诞生与推广,为普洱熟茶的登场奠定了群众基础。熟悉普洱茶的朋友应该了解到普洱熟茶的渥堆工艺是1973年才出现的,而梧州茶厂早在1953年就首次采用防空洞窖藏、酿制陈化技术以及后续的老杉木仓库贮存。
因此我认为,后发酵的六堡茶确确实实影响了普洱熟茶的诞生,以至于普洱熟茶的技术起源在茶学界至今也是众说纷纭。但后来的普洱茶名声大噪,又反过来促进了六堡茶的发展。事实上,关于老六堡茶以及普洱老熟茶,很多人是分不清的。过去的六堡茶出口和普洱茶用的都是同一个H.S.编码,以至于许多的香港人将六堡茶和普洱茶看成同一种茶,他们统一称之为陈茶。2008年之后,国家质监局发布了关于普洱茶的地理保护公告之后,至此六堡茶的出口,就不再套用普洱茶的H.S.编码了。
我也在广东当地接到过很多从香港回流到内地的,号称“港仓”的普洱老熟茶,本质上其实就是过去出口的六堡茶。二者的味道非常相似,如果细品的话,老六堡茶的茶汤比普洱茶更加细腻顺滑一点,尾水留香,除此之外,非专业人士光从味道上真的很难辨别,一般我都推荐去看叶底。因为六堡茶一般选用中、小叶种茶青制作,而普洱茶的茶青都是云南大叶种的茶树,在外形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特地去询问了当地制作六堡茶的朋友,了解到早期的六堡茶厂也从云南保山等地调拨过大叶种的毛茶,而且本地茶园也存在大叶种茶树的栽培,这种特殊情况的话鉴别就只有靠经验或请专业人士鉴定了。
当然,对于老六堡茶而言,新六堡茶的鉴别是比较容易的。现在的六堡茶制作工艺体系非常成熟,是明显区别于其他的黑茶类的,不同的制作工艺必然是带来不一样的滋味及汤色,从鲜叶摊晾、杀青、初揉到渥堆、复揉、干燥等多道工序,最后经过炊蒸变软、压筐晾置,强化它红浓醇爽的特点。
其中,槟榔香是六堡茶的典型香气。但老一辈的制茶师傅说不是每一批的六堡茶都能出现槟榔香,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成原理。但据我个人经验,一般用本地群体种的茶青做出的六堡茶,出现槟榔香的概率比较大。当然,我不是说不带槟榔香就一定不是好的六堡茶,而是,槟榔香,是高品质六堡茶的常见品鉴标准。
至于槟榔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香气,没吃过槟榔的朋友估计很难体会的,我姑且用我的主观感受描述一下,每个人对味道的理解是有点不太一样的,仅供参考。六堡茶陈化后会产生一种淡淡的甜香和一种类似于老杉木的木质香,这两种香气结合形成的特殊味道,但不是像槟榔一样有呛人的烟味。既然不像槟榔那样的烟味,那为什么当地人还会将这种香气称之为槟榔香呢?我认为应该是跟过去梧州人爱嚼槟榔有关系,对于槟榔的热爱已经成了一种习俗,喜庆婚嫁、朋客往来,都少不了槟榔。可以说,槟榔就是当地人最熟悉的生活味道,而六堡茶的陈香恰好契合了这种滋味,因此就用他们最熟悉的味道命名了这种香气。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为止。茶道漫漫,唯有结伴同行,感谢各位的聆听!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关注我们,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我们下期讲《浅谈壶泡法》。
5月20日下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之际,“茶船古道·新丝路”2023六堡茶行销全球(杭州站)暨梧州六堡茶投资推介会在杭州举行。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政协原常
一品六堡,天下梧茶。5月20日下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之际,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2023杭州站暨梧州六堡茶投资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推介会上,与会嘉宾为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六堡茶曾是马来西亚锡矿工人的‘救命茶’,现在已走进马来西亚千家万户,成为大家常喝的‘养生茶’。”近日,梧州市经贸代表团及10家茶企走进马来西亚,在以“品梧州六堡叙百年情缘”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会上,马来西亚六堡茶协会会长郭俊邦感触颇深地说。梧
来源:【人民网】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付华周摄人民网南宁4月21日电 (付华周)4月20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有关情况。据悉,2022年梧州市共生产六堡茶3万吨,增长20%,综合产值约16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022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六堡老茶婆加工技术规程》《传统工艺六堡茶连续化加工技术规程》《六堡茶罐体渥堆加工技术规程》《六堡茶茶园土壤质量监测及调控技术规程》《六堡茶产品价
近日,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和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建课题组,发布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想必大家都喝过茶吧,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独特的饮茶习俗。客来敬茶,这是从小父母就教会我们的待客之道,也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与礼节。在中国,随意走进一户家庭,可能没有酒,但一定会有茶。说起茶叶,你可能知道龙井、普洱、铁观音、大红
编者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有着全球最多的饮茶人口,全国有19个省份产茶,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7月8日,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暨2022中国十大茶王评比活动拉开帷幕,全国各主要茶叶产
新闻眼4月20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茶芽、茶梗、茶壳、茶花、老茶婆、茶虫宝……在苍梧县,时刻可以见到这种版本的茶叶“六件套”,它们同时分置在木制的方格中,或紧细或浑圆或大叶或颗粒,呈现着六堡茶的玲珑百态,仿若在说“你看,六堡茶浑身都是‘宝’”。生活中,它们又融入了当地茶农的更
梧州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工程似乎每个中国人对茶都有自己的理解,按照中国汉字的书写,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在广西梧州,饮茶是一种风俗和文化,在这里,有一种茶香穿越了一千五百年的时光,成了这座城市最独特
广西梧州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苍梧县第四届六堡茶文化旅游节现场。 杨志雄 摄中新网梧州9月27日电 (记者 杨志雄)中共苍梧县委书记覃学海27日称,作为六堡茶主产区和核心产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梧州六堡茶传统制茶技艺入选子名录。“六堡茶入选世界非遗子名录,给六堡茶带来荣誉,给六堡茶带来了做强做大的发展动力,作为六堡茶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更
编者按:7月8日,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暨2022中国十大茶王评比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拉开帷幕。东南西北四大赛区同时启动报名,全国各主要茶叶产区协会积极发动,茶叶企业跃跃欲试,为茶品而斗,为茶王而战。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现南方农村报推出“中国十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