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0:08:46 | 浏览:43
“开茶咯!”随着一声呐喊响彻山间,蛰伏蓄势了一冬的茶树于薄雾晨曦中舒展开来。走进梧州市苍梧县哈口茶园,茶农们正享受采摘社前茶的喜悦,一片片嫩茶叶摘下,麻利地放入身后的背篓,他们期待着这开年的第一批茶能卖个好价钱。“贵如金”的六堡社前茶,因采摘时间短、产量有限、营养丰富,素来为茶友们所推崇,有“一日一价”之说。
茶农采茶。杨思悦 摄
南方有佳木,香茗出苍梧。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在清嘉庆年间,就以“红、浓、陈、醇”及其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二十四名茶。其制作工艺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堡茶。何淞荧 摄
据六堡镇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堡镇及周边地区人家几乎都参与到六堡茶种植与制作当中,山上满是茶园。茶叶在六堡的合口街码头启程,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著名的“茶船古道”。
六堡四柳长群山生态茶园。潘绍珊 摄
鲜嫩的茶青。杨思悦 摄
为了能够传承制茶的好手艺,让更多人喝上好的六堡茶,广西不断壮大六堡茶非遗传承人队伍,搭建六堡茶斗茶大会、茶艺师技能大赛、制茶技艺大比拼、六堡茶技能劳动竞赛等平台,推进广西六堡茶产业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目前,在梧州市,已有约400名后备六堡茶人才、50名核心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中国制茶大师2人、国茶工匠1人。
围炉煮茶展演。杨思悦 摄
与此同时,不少六堡茶企业主动出击,在保持六堡茶“红、浓、陈、醇”传统特性的基础上,研发了六堡茶速溶茶、六堡茶蛋糕、六堡茶保健品、六堡茶文创等产品,不断延伸六堡茶产业链,推动六堡茶“出圈”发展。“做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守护者’,六堡茶品牌的‘推广者’,六堡茶行业的‘标杆者’。”谈及六堡茶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及品牌规划,茶企代表,苍梧县农村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德富用三个“者”给出了回答。
六堡茶文创。杨思悦 摄
小茶叶,大产业。去冬今春,梧州全市累计新建茶园5.17万亩,现有茶园面积22.49万亩,茶园扩面迈上了新台阶。茶企与茶店也有了数量与品质的双提升,当前有SC认证茶企103家,涉茶商铺3776家。2022年,六堡茶产量达3万吨,综合产值约160亿元,精制茶生产企业实现年度入库税收1.15亿元。梧州六堡茶公用品牌价值37.64亿元,被评为“2022中国茶叶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居广西茶叶第1位。
六堡茶产品。杨思悦 摄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六堡茶产销两旺,联农带农效益逐步彰显。梧州加大资金补助,将六堡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2022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筹措各类财政性资金4.12亿元支持六堡茶产业发展,其中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实施189个涉茶项目,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惠及90638户334072人,其中脱贫户(含监测户)20892户81071人。
“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梧州引进国内领先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投资六堡茶产业,实施精深加工研发,依托龙头企业创新采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促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市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9户,200多个行政村入股六堡茶产业,带动从业人数5万多人,受益村民约24万人;覆盖助力脱贫村91个,受益脱贫约3.5万人。茶园建设带动茶农平均年增收3000元,六堡茶核心区内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县平均水平高39%,农民真正分享到产业发展收益,实现了增收致富。
六堡大宁茶园。潘绍珊 摄
茶企设备制茶。杨思悦 摄
从品茶到观光,六堡茶产业的振兴也带旺了旅游业的发展。梧州市探索“茶+文化+旅游”模式,走出了一条茶产业与生态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来到苍梧县六堡茶特色小镇旅游区,依水而建的茶街,青砖黛瓦建造的茶馆、茶庄,错落有致,六堡牌坊、六堡茶产业园、观光茶园、茶街以及“茶船古道”起点合口码头串联起六堡茶寻根探秘之旅。游人可以寻一家茶店,细品一杯醇香的六堡,置身原生态茶园,采摘鲜嫩的芽叶,还能跟着非遗传承人一起体验制茶的乐趣。据了解,六堡茶特色小镇每年吸纳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当地定期举办六堡茶采茶节、六堡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旨在打造绿水青山、非遗技艺、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有机融合的文化旅游综合体。2022年,“梧州茶船古道·西江风情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游客体验炒茶。杨思悦 摄
六堡茶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茶园建设、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等六个方面支持茶产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六堡茶为引擎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加快推进广西六堡茶及特色优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把六堡茶作为核心重点打造。
近年来,广西践行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以六堡茶为主导的广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打造茶叶全产业链,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茶文旅融合发展,通过茶文旅项目打造推动茶园景区化,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着力打造广西茶产业“技能人才高地”,扎实推进茶叶专业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推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早日将六堡茶打造成为广西茶产业的“半壁江山”。
来源:广西农业农村厅新媒体
作者:杨思悦 梁馨予 周彦会 龙志荣 潘绍珊
“开茶咯!”随着一声呐喊响彻山间,蛰伏蓄势了一冬的茶树于薄雾晨曦中舒展开来。走进梧州市苍梧县哈口茶园,茶农们正享受采摘社前茶的喜悦,一片片嫩茶叶摘下,麻利地放入身后的背篓,他们期待着这开年的第一批茶能卖个好价钱。“贵如金”的六堡社前茶,因采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党代表,能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村的发展情况,我感到无上光荣!”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党的二十大代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雪兰幸福满满。10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
来源:【人民网】(责编:沈泉池、许荩文)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六堡茶及其包装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了10家“广西质量提升示范企业”。聚力产业提升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以质量诊断、质量帮扶和质量攻关等方式,引导和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县。横县茉莉花、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世界60%以上。横县——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一座满城尽飘茉莉花香的城市,正处处迸发勃勃生机。目前,横县茉莉花种植面积约1
新华社福州10月3日电题:非遗与光影:土楼中的乡村振兴新活力新华社记者秦宏口吹唢呐、双脚弹扬琴、肩背肘敲两个小鼓、两个小铜钹……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土楼王”承启楼戏台上,作为身兼十番音乐和客家山歌两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福渊的表演总能引得掌声
——衡阳市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距离县城1.5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68亩,山地4000余亩,骨干塘89口,辖22个村民小组,701户,总人口2795人,村支两委成员6名,党员68名,村设
9月22日,广西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村民在采茶。六堡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苍梧县在不断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的同时,持续加大六堡茶品牌创建力度。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是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当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13日讯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祝雪兰向总理汇报了梧州通过六堡茶产业助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引起关注。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广西梧州市如何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全
六堡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苍梧县在不断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的同时,持续加大六堡茶品牌创建力度。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是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9月22日,广西苍梧县
8月24日,值第14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举办之际,横县人民政府同期举办“横县茉莉花茶、六堡茶” 茶香醉羊城品牌推介会。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宁宇作品牌推介。“横县茉莉花茶、六堡茶” 茶香醉羊城品牌推介会现场茉莉飘香——茉莉花产业是横
六堡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苍梧县在不断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的同时,持续加大六堡茶品牌创建力度。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是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9月22日,广西苍梧县
5月20日下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之际,“茶船古道·新丝路”2023六堡茶行销全球(杭州站)暨梧州六堡茶投资推介会在杭州举行。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政协原常
央广网南宁5月19日消息(记者罗兰 通讯员何之舟 卢妙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广西八桂六堡茶博物馆邀请德国、匈牙利、泰国等国家的广西商会会长和国内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广西商会代表座谈,讨论采取免费赠送六堡茶、聘请全球广西六堡茶推广大使
重播